印尼在此次对等关税谈判中展现出高度灵活性和市场导向改革意愿,以取消壁垒换取出口关税豁免,成为美国对外贸易重构中的示范案例。美资企业则在能源、ICT与农业领域同步获得制度红利与市场扩展机会。未来,若季度履约机制得以持续推进,印尼将可能实现“出口稳定 + 投资拉动 + 市场升级”的三重目标,也为其他谈判国家提供了战略调整的借鉴样本。
测算关税 —— 制造业回流引发的财政效应
基于Tax Foundation自身的数据与模型重新解构“制造业回流”的经济影响,我们得出结论:即便关税短期压制全球效率,若配合政策激励推动高质量制造本土替代,仍可能为美国带来净增3.3%的GDP、超过15百万个就业岗位与年均4554亿美元财政正向效应。这种路径虽挑战全球化逻辑,但在特定战略环境下具备高度现实与财政合理性。
美国的对等关税将重塑全球秩序
“对等关税战略”标志着美国自冷战后首次系统性重塑其全球经贸关系模式。其本质是把国家逆差转化为企业亏损并发起“追损行动”,通过超高压商业谈判策略重塑供应链格局、转移制造业、提升财政收入与战略控制力。这种策略未来或将复制于更多双边关系中,对现行自由贸易体系形成持续冲击,也对其他国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应对挑战。
特里芬难题——缩减贸易逆差会影响美元霸权吗?
美国无需依赖高额贸易逆差来维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而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开放、资产回报率、制度可信度与美元计价信用体系实现对全球流动性的支持。未来美元体系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关税或出口,而是能否在竞争性多极金融结构中继续保持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流动性主导地位。
整个代码,一步一步的引导ChatGPT写出来。一共花费48分钟时间。
制造业的AI逆袭:从关税博弈到Sewbots革命,美国重构全球制造业
美国正借助“分级关税+AI自动化”双轮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力。部分高附加值制造正回流美国,低端产能则向“可信国家”转移。Sewbot等技术显著降低成本,使美国制造重获效率优势。转口贸易将被严查,全球供应链和资本流向正在重构,中国的制造份额正逐步被瓜分。未来制造业将不再只看成本,而是以技术、信任与政策为核心的新格局。
欧洲的“高福利”、“去工业化”、“左倾思潮”
“当我们把生存权交给国家时,我们就亲手签署了自由的死刑令。”
—— 丘吉尔 1943年在内阁会议上警告
泽连斯基和川普谈崩了?
泽连斯基手上是有牌的,他可以拖。只要在短期内不能达成协议,川普的内政就要出问题。民主党就可以一直攻击和嘲笑川普的共和党。
1. 乌克兰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两样
2. 乌克兰认为俄罗斯一定会撕毁协议,就像2018~2022川普在任期间一样。对川普这次说的协议极其不信任。
3. 乌克兰只想要军事援助和军事保护。乌克兰想继续打俄罗斯。
4. 乌克兰PUA美国:你们有两洋作为保护,现在过得好,但之后也会被连累。
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
2025年2月1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总统备忘录,宣布实施“公平互惠计划”贸易政策。这一计划旨在纠正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减少贸易逆差,并确保美国工人的利益。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多年来在全球贸易体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导致制造业流失、就业减少,以及巨额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公平互惠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以提高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一点思考
当前主要有三种决定论:制度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地理决定论。
📌 地理影响文化,文化影响制度,制度影响发展,但制度改革也能反作用于文化和经济。
📌 国家的成功或失败不能用单一理论解释,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